联系我们 / CONTACT


13987644923
- 手机:13987644923
- 邮箱:muyangshilin@163.com
-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道办事处北大村村委会北大村09号
都是奶酪,为啥**国外的长得不一样?
听到“奶酪”这个词,有没有人和我一样,总感觉它是外国美食?
事实上,除了冰奶茶冰阔落,夏天吃乳制品是个咱们国家颇具传统的饮食习俗。
在北京,还有流传数百年的“宫廷奶酪”,以其为代表的各种“凝乳制品”,都是消夏佳品。
现在的“乳酪”一词,大多指西方的cheese,其实那应该叫“干酪”。
因为上至汉晋,下至明清,中文里的“酪”,都更接近“酸奶”,是对发酵乳制品的泛称,而cheese则是在“酪”的基础上去除水分,得到固形物。
唐宋的夏令甜品,其实就跟今天的果粒酸奶和酸奶沙冰差不多!
一来,酪味道酸甜,解腻开胃,与冰搭配更添风味;
二来,传统医学中视酪为“凉物”,所以在夏天吃最应景。
汉代随着与西北民族交流的增加,中原人接触到了“肉为食兮酪为浆”的牧区饮食。到魏晋南北朝,酪已成为北方美食的头号代表。
西晋文学家陆机和侍中王济,曾就南北食物哪家强展开友好讨论,王济指着羊乳酪问陆机:“你们吴中有能比得上它的吗?”陆机举出了江南人最自豪的美食莼菜羹。另一位南方人王肃,则认为南方只有茶不逊于酪。可见酪之美,南北人民都认可。
如今在北京,还能吃到一种“老北京宫廷奶酪”,同样是消夏乳品,但它跟唐宋的酪又不一样。宫廷奶酪往往是一碗乳白平滑的“奶冻”,洒上瓜子仁、葡萄干,要用特制的浅勺,从上往下层层刮着吃。
细品口感柔滑清爽,开始是浓郁的奶香,洋溢于唇齿间,吃到过半,便能品出另一种微妙的醇香,似酒非酒,余韵**。
除了奶酪,现在街头巷尾售卖的老北京宫廷乳品还有“双皮奶”。它的奶皮滑而韧,口感更加丰富。
跟老北京宫廷奶酪原理相似的乳制品,在广东也同样流行着——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姜撞奶”。
姜撞奶据说很好做:在加热到75℃左右的牛奶中倒入姜汁,姜汁和牛奶的比例控制在1:10左右,就会得到和老北京奶酪相似的半固体,因为姜汁中也含有可以促使牛奶凝固的蛋白酶。
奶制品堪称美食万花筒,千变万化,单一个“凝字诀”,仿佛凝住的不仅是碗中乳汁,还有此刻光阴,让夏天也不再浮躁炎热,而显得宁静悠长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